理论动态丨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构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发布者:汪帆发布时间:2024-08-22浏览次数:6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又一个全方位、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构想,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擘画全面深化改革宏伟蓝图。本文着重谈谈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构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问题。

什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构想

 邓小平是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理念第一人。党的二十大确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党的中心任务,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又在理论上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第一次升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和理论要求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强调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这可视为对“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第二次升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知的再升华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决定》首次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主题来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大家一致认为,决定稿“着力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举措务实可行,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充分体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二是《决定》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抓手,是对历史成功经验的高度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平总书记指出,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中央政治局从当前国际国内多方面的现实需要出发,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这无疑是对历史成功经验的赓续和发扬。

 三是《决定》实际上勾画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29年新中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第二步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第一步任务不仅是首次提出,而且在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时,重点部署了未来5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它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首要战略部署,意义重大。

 四是《决定》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旨在强调完善制度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但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视为动态过程,是一个新论断。我们应当以动态的辩证思维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并努力纠正对当今社会的一些偏颇之见。

 五是《决定》强化系统集成,既突出重点,又坚持全面布局,协同高效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平总书记指出,起草决定稿重点把握的一个问题是“强化系统集成,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这一点在《决定》中得到充分体现。一是将系统集成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考量,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二是以系统集成思维来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是用系统集成思维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根据以上几点,笔者将《决定》视为以习近平总书记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构想,并以此来论述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问题。

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构想,加强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决定》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平总书记多维度地不断强调加强党的领导问题。一是强调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二是在二十大报告中对党的领导作用和地位作出三个重大政治论断。三是通过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理念。四是构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使之成为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最根本的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就是要将上述理论要求,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到实处。就加强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而言,特别需要抓好三大机制体系的完善。

 第一,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狠抓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强化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理念,加强了其制度建设。《决定》提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求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这就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决定》在提出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时,首先对党中央的工作作了明确定位,即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级党委(党组)要运用系统集成思维敢作善为,坚持上下协同,负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鼓励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谋划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以实绩实效交出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第三,完善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的反馈机制。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革命胜利、建设猛进、改革成功的重要法宝。《决定》指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这就特别需要用系统集成思维强化两个具体机制:一是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二是完善改革激励和舆论引导机制,鼓励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时代精神,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构想,在完善《决定》提出的上述机制体系上敢作善为,不断加强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构想,深化党建制度改革

 以习近平总书记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时,要求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手都要硬,两者互相贯通、双管齐下,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即使加强思想建党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过程,也使制度治党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过程。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而且也成为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怎样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决定》强调了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促干长效机制。不断用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党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创造新的辉煌的一个重要法宝。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平总书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提出“理论强党”重要思想,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总书记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了充分发挥理论强党的时代功能,《决定》提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这成为改革党的建设制度的首要增强和完善机制。

 第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工作机制。全面深化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加强党的建设的制度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不断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决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立鲜明的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二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三是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四是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五是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久久为功,不断调整和完善,才能为造就堪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贡献。

 第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决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有六:一是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二是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三是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四是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五是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六是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这些战略性举措的实施必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业。

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构想,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怎样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定》也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构想的系统集成思维,整体谋划、全面布局,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制度建设。

 第一,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强调政治监督和作风强党建设。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了加强政治监督和作风强党的法规条例。《决定》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重点健全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整治“四风”机制:一是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特别要求持续精简规范会议文件和各类创建示范、评比达标、节庆展会论坛活动。二是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制定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提高调研质量,下大气力解决过频过繁问题。三是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四是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党员既要保持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的本色,又要处处作表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是新时代以来不断强调和推进的重要制度建设。《决定》提出完善这一工作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再次彰显以习近平总书记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同腐败这一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进行坚决斗争的零容忍态度和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决定》着力健全和完善这样三大机制:一是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重点是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严肃查处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完善对重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二是加强诬告行为治理,健全追逃防逃追赃机制。既不冤枉一个好干部,还被诬告者以清白,又使诬告者罪有应得,受到法律制裁。既要进一步加大“猎狐”追逃力度,又要不断健全防逃追逃和追赃机制。三是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既要重温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经典,又要弘扬建党百年的廉洁文化谱系;既要借鉴外国优秀廉洁文化,又要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廉洁文化体系,使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作出应有贡献。

 第三,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新时代以来,党的建设制度的一大成就,是通过修订《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成立各级监察委员会,强化党的监巡视察制度,推进国家监察体制形成,使监察督党、巡视砺党充分发挥利剑作用。《决定》根据这些年的实践经验和强化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开列了八项:一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使各级党委和纪委切实负起责任,对失职渎职予以追究。二是健全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配套制度,真正让“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权力运作在“阳光”下进行,切实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是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四是推进执纪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快速处理违纪犯罪案件。五是健全巡视巡察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巡视砺党利剑作用。六是优化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机构职能,完善垂直管理单位纪检监察体制,推进向中管企业全面派驻纪检监察组。七是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八是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修改监察法,出台反跨境腐败法。这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完善工作。上述诸多监察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将填补党内法规制度的某些空白,进一步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组织制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的纲领性文献。它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构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将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更加强大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执笔人:石仲泉,特约研究员,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