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彭燃油画作品赏析

发布者:柳国良发布时间:2016-02-23浏览次数:650

江汉关博物馆主题油画《悠悠岁月,江汉一关》赏析(摘录)

宋瑾

画江汉关对于画家彭燃而言,是一项既富于挑战又具有使命的任务,尽管他在二十岁以前居住于附近的王家巷码头,对于江汉关可谓司空见惯,但是作为正式绘画创作还是有必要认真地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江汉关博物馆的前身是由英国人建成于1924年的江汉关大楼,它位处沿江大道至江汉路转角的垂直部位,是旧时英租界的临江当街建筑,外观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特征,楼高45.85公尺,分为主楼和钟楼两个部分,在很多年前江汉关大楼四周的建筑物均较它低矮得多,故江汉关特别引人瞩目,远远望去既庄重且典雅。

彭燃《悠悠岁月,江汉一关》布面油画 178CMX134CM 2016年 江汉关博物馆收藏  

  

江汉关的建立是武汉三镇之一汉口开埠的见证,它既体现了西方入侵的沧桑经历;也表现出武汉经济近代化的逐渐起步。新中国后的江汉关在相当长的时期,作为国家的门户,它是执行进出国境的法令、监督货运、征收关税和查禁走私等职责的行政机关,同时也是一扇与世界各国人民平等往来的窗口。如今的江汉关已经成为武汉市文化局下辖的博物馆之一,具有对武汉近代史的进行展示、研究、收藏和公共教育的功能。于是画家彭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承接了这幅油画创作任务,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达出作为一位老武汉人对江汉关的悠悠情怀。

彭燃《悠悠岁月,江汉一关》人物画稿

  彭燃《悠悠岁月,江汉一关》色稿

  

为了创作这一幅《悠悠岁月,江汉一关》的主题油画,画家在构思中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有关历史文字、图片资料的查阅,而且进行了反复地描绘素描画稿和彩色样稿,目的是在相距久远的时空条件下,尽可能在作品中合理地表现出当时的人物和使用的交通工具,力图还原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岁月印记。

完成的作品全画幅面为纵向,主体构图呈金字塔布局,背景空旷,给观者带来一种纪念碑样式和强烈的庄重感。为了突出历史主题,画家采用黑白色调和微微的蛋白色,这也是反映早期影像技术留下的宝贵记忆。画中主楼下面的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共有43位,从左侧的长江边到右侧的江汉路路口,分别是劳作卸货的码头工人、扛包搬运的苦力、进出海关的职员和执棒游走的巡捕,以及驱使黄包车夫的洋人和进入商街的商人,还有富于年代标识的黄包车、自行车和劳斯莱斯汽车等交通工具,虽然因年代久远影像资料模糊,甚至有的素材仅仅是朦胧的外形,但是画家依靠曾经从事服装设计的经历和造型素养,将各色人等身份群体所进行的分组活动在画中安排得井然有序。从绘画技法上来看,他运用了现实主义的伤痕特点叙事手法,采取大量干画法的油画笔痕、油画刀痕的肌理语言,从而传达出一种凝重的画面力量,吸引来宾止步观望解读。

图为油画家彭燃为江大学生讲解创作

  图为油画家彭燃为学生讲解创作

  图为油画家彭燃为江大学生讲解创作后合影

  

《悠悠岁月,江汉一关》这幅作品安放于江汉关博物馆,艺术地真实地体现了江汉关特有的历史和文化,来宾通过它能够全景化地感受到一幢建筑作为见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含义,进而也是由它带动了汉口周边商圈和码头繁荣,展开了中国内地从闭关自守走向开放包容的一个新世纪。

  

作者系江汉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

 图为油画家彭燃为江大学生讲解创作后合影

 

彭燃简介

彭燃1968年生于武汉,先后毕业于江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现为江汉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受聘于武汉纺织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彭燃在写生  

  

出版专著、作品专集3部。

油画作品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等多次省内外专业展览,获湖北省第二届油画艺术奖、银奖、学术奖多项。

作品、论文发表在《美术观察》、 《中国油画》、 《画刊》、《湖北美术学院学报》专业学术刊物。

2015年玄序·湖北当代油画邀请展

2014年 第十一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

2012年湖北省第五届高校美术作品大展(获银奖)

2010年回顾与展望·湖北油画艺术展

2007年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获银奖)

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设计教师作品展览

(获最佳学术奖)

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北京,湖北省第二届油画(获省艺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