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工作坊·第22讲 | 彭燃教授分享《扩张还是聚集:探析三联画艺术表现的形式美》

发布者:张艾元发布时间:2022-11-23浏览次数:1632


创 作 会 · 现 场


      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推出“两坊一周”(悦读工作坊、创作工作坊、学术周)育人模式。

      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2022年下半年系列学术活动——第五季·创作工作坊第5讲于11月23日19:30举行,因疫情原因,活动采取线上方式进行。

      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彭燃老师为我们分享《扩张还是聚集:探析三联画艺术表现的形式美》。

      本场讲座由美术学院2022级研究生马宇楠作学术主持。


彭  燃

          教授




图片



图片


2022级研究生马宇楠作学术主持



图片

江汉大学美术学院彭燃教授



图片

美术学院副院长柳国良作学术总结



图片

讲座现场



图片

讲座现场



图片

讲座现场



图片

讲座现场



图片

讲座现场



图片

讲座现场



创 作 会 · 内 容



      本讲座彭燃老师从最近创作的油画三联画导入问题研究,针对作品表现主题需要调动诸多元素,研究如何利用三联画的形式最大限度加以承载?提出了扩张还是聚集的问题,探析三联画艺术表现的形式美,以解决内容布局的某些策略。

      讲座层层递进,梳理了三联画的起源和相关概念,以及叙事性绘画的原理;诠释了绘画形式美和相关法则,着重分析了扩张与聚集的布局特点对于作品形式美的表达意义,以及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还结合当下的几个创作主题,探讨了主题叙事、三联画、形式美的当代运用。

      最后,彭燃老师建议同学们:在艺术研究的道路上要不断加强科学精神,对正在从事的实践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学会找出问题,多方面挖掘文献,做出有价值的比较分析,求得解决问题的结果,最终形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去攻克将来要遇到的更多难题。



创 作 会 · 学 生 感 悟



图片

22级研究生陈云娜



      很荣幸今天能够聆听彭燃老师的讲座。彭燃老师从西方三联画出发,详细的讲述了三联画的起源与叙事性功能。以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为例,由内而外的介绍了大教堂的内外构造,讲述了三联画与祭坛画形式与叙事功能。用安德烈.芒特纳的《乌菲齐三联画》,鲁本斯的《基督的升架》讲述了形式美的若干法则,让我对西方绘画形式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老师又引用弗雷德里克的三联画作品,讲述其作品中的扩张与聚合的形式美特点。绘画中的扩张最终是表现作品的张力,而聚合是来表现作品的整合与聚集。在具体创作中老师讲到了要有所侧重,不能平均表达,对于我以后的艺术创作有了新的启示。

      在当代三联画创作中,老师以《葛洲坝人》《大坝的女儿》为例,对比讲解与展示了当代三联画的视觉张力。以俞晓夫的《大先生鲁迅在沪上》为例,从具体的构图,绘画风格讲述了当代三联画朴素真实的写实性。老师以自己广阔的艺术眼界和自己的作品的创作思路,让我认识了三联画这一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学习到了三联画创作中的具体构图与形式美法则,让我认识到三联画有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效果。启示我们要在创作道路上不断加强科学精神,不断探索实践,不断的解决问题创作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图片

22级研究生李红红



      非常感谢彭燃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研究成果《扩张还是聚集:探析三联画艺术表现的形式美—以内容布局为中心》,从西方经典三联画作品出发分析,为我们娓娓道来扩张和聚集的形式美是如何在画面中表现的,深刻总结了形式美的若干法则,并举例论证了形式美法则适用于“扩张”“聚集”的绘画作品。

      扩张与聚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共同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内涵。联系当代中国三联画作品,以全国美展作品为例,彭老师以更贴近于我们的方式,讲述了当代三联画作品的表现手法、题材选择以及情感表达。彭老师最后以自己的作品《圣陶故里 书香满园》讲述他所运用的扩张、聚集的形式美。彭老师认为当代绘画采取三联画形式仍有着其它形式不可替代的效果。彭老师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讲述在三联画中扩张与聚集的形式美,对我们的创作有非常大的启发,再次感谢彭老师的分享!





教师简介



图片


彭燃


       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硕士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家库专家、湖北省社科成果奖专家库专家、江汉大学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专家委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教师学科带头人。





美术学院

2022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