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

发布者:孙婷瑜发布时间:2018-06-11浏览次数:2324





地方一流高校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江汉大学





















O一八年四月





目录

第一部分 建设目标 4

一、指导思想 4

二、基本原则 4

三、整体建设目标 5

四、学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拟建学科及其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6

第二部分 建设基础 12

一、办学理念 12

二、办学定位 12

三、主要成绩和优势特色 13

四、机遇与挑战 22

第三部分 建设任务 26

一、 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26

二、申博与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28

三、 科研水平提升工程 30

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34

五、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36

六、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 37

第四部分 改革任务 40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40

二、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42

三、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43

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45

五、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47

第五部分 组织保障 50

一、管理体制机制 50

二、自我评价调整机制 51

三、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 51

第六部分 预期效果 53

一、学科建设 53

二、师资队伍 53

三、人才培养 53

四、科学研究 54

五、文化传承 54

六、国际合作 54













根据教育部《关于编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通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适应国家、省、市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和定位,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 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大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培养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

学校以地方特色、国内一流为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深化人事、科研改革为动力,分类规划、分步推进、特色发展,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培育优势和打造特色,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打造一流科研平台、产出一流科研成果,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显著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创新水平,把学科的文化生态等软实力提升到一流水平,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一流大学提供强有力支撑,为“三化”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长江新城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繁荣、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贡献江大智慧与江大力量。

二、基本原则

立足目标导向,创新发展。以地方一流大学建设为发展目标,围绕内涵式发展导向,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学校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突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与地方一流大学国内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以重大项目为纽带的人才组织模式,整合办学资源,激发改革动力,释放创新活力,实现学校学科内涵式发展,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促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立足政策导向,借势而为。立足于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和地方具体政策导向,以推进地方“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积极强化争创一流的集体意识,支持学科建设创一流、专业发展有特色、引导学科专业进一步凝炼方向、培育优势、形成特色,在不同的领域和方向争创一流,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立足实践导向,顶天立地。立足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发展战略需求,紧贴“三化”大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长江新城建设重大需求,结合可操作性和可达成性的具体工作要求,优先建设关系区域重大需求、能够形成优势或特色的学科(学科群),重点建设一流科研创新平台,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产出应用性强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贡献江大智慧与江大力量。

三、整体建设目标

2020年,实现重点突破。以对接行业或区域重大需求为战略核心,建立文理工相互渗透的学科体系,工学部分学科优势明显,管理学学科特色鲜明,城市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特色突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全国评估排名40%--50%,有3个以上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排名C类。形成学科结构优化、办学质量提升、师德师风学风优良、内部治理结构科学的地方一流高校建设格局。

2030年,实现弯道超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率先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全国学科评估排名进入前30-40%3个以上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前50%。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产出一批标志性的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办学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学校成为培育应用型优秀人才和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推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展中外先进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地方一流综合性大学。

2050年,实现综合跨越。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3个以上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前30%。学校形成包括工学、理学、管理学、哲学社会科学多个学科门类的国内一流水平学科群,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高度协调发展,产学研用高度融合,全面建成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的支撑引领区域社会发展的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

四、学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拟建学科及其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一)学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学科总体规划和拟建设学科

——学科总体规划。学校按照尊重传统、实力优先、超前布局、梯度发展的原则,确立抱团发展、协同创新的学科群、学科板块,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申博建设学科。学校将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倾斜,形成若干学术前沿和产业应用的标志性成果,实现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

——拟建设学科群。根据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需求和人文和科技发展趋势,围绕湖北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意志,通过实施申博工程项目和优势特色学科项目,重中之重地支持 “理工学科集群”冲击国内一流,重点打造“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集群”、“医药学科板块”和“农业学科板块”,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明确建设指标体系和对标体系,聚焦若干重大研究领域,建立跨学科、跨单位的协同创新平台,组建需求导向的学科创新团队,着力构建文、理、工、农、医协同发展、争创一流的学科体系,并以此带动其他学科发展。

(二)拟建学科群

根据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需求以及世界人文和科技发展趋势,围绕湖北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意志,通过实施申博工程项目和优势特色学科项目,重点打造两大学科集群和两大学科板块,明确建设指标体系和对标体系,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聚焦若干重大研究领域,建立跨学科、跨单位的协同创新平台,组建需求导向的学科创新团队,形成学术前沿和产业应用的标志性成果,着力构建文、理、工、农、医协同发展、争创一流的学科体系。

打造“光电化学材料、人工智能与环境安全工程”理工学科集群,瞄准一批具有冲击全国高校前列水平、具有超前布局意义、对学科体系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学科,通过重中之重的支持,加快学科迈入国内一流行列的步伐。

打造“城市治理现代化与文化传承”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集群,瞄准一批办学不可或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骨干基础学科,通过重点建设,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在若干方向和领域实现基础研究的突破,高位融入学科话语体系,凸显区域特色,做到“精而特”,学科实力力争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打造“医养教一体化与神经戒毒药物”医药学科板块和“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学科板块,选择一批具有省内领先水平或较强区域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加以重点培育,突出优先发展领域,形成具有标志意义的学科亮点,力争若干领域走在省内前列。

1.申博工程项目:“光电化学材料、人工智能与环境安全工程”理工学科集群

1)“爆破工程与光电化学材料”产学研一体化学科群。对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需求,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为主干学科,整合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安全工程等学科资源,依托省优势特色学科群、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江汉大学湖北省化学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等学科平台,在市政安全爆破、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柔性电池材料与技术、生物医学光电材料与器件、新型光电传感器与控制技术、光电化学材料、纳米生物医学、多肽及蛋白质化学、生物功能糖化学、感光聚合物材料、纳米功能材料与能源器件、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新型环境友好材料的研制、环境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等领域形成与国际同步的前沿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建成具有国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国内一流学科,支撑工科整体发展。

2) “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治理” 科教融合学科群。瞄准长江流域环境科学的发展前沿,围绕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国家需求,对接长江新城建设的区域重大需求,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整合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资源,依托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生态环境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院士专家工作站、环境与健康研究院、江汉大学-长江新城联合实验室等学科平台为载体,在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体系的建设、环境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研制、污染分布与演化趋势、污染物形态与环境化学行为以及生态毒理效应等方向进行原创性研究,对生态安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技术、生态规划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前瞻性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积极承担国家相关重大科研任务,为解决长江流域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

3)“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产教融合学科群。瞄准“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发展趋势,对接武汉先进制造业的区域重大需求,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物理学、通讯工程与技术等学科资源,依托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通过校企共建“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制造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积极争取《武汉市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的支持,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设备、智能检测与实验装备等领域取得一批突出成果,力争成为湖北武汉地区智能制造应用体验和科技展示中心。

2.优势特色学科项目:“城市治理现代化与文化传承”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集群

1)“城市发展与治理现代化”学科群。立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面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三化”大武汉建设、区域合作与发展、创新创业等城市发展重大需求,依托省优势特色学科群,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整合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社会学等学科资源,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院等平台的作用,聚焦国家中心城市区域发展战略、区域金融、智能交通、创新创业、社区管理与服务、养老产业及政策研究等领域,打造学科优势,形成研究特色,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学科群。以中国史为主干学科,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资源,依托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聚焦城市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城市历史与城市文化研究、武汉作家群研究、会展与公共艺术、中小学教育人才培养城市文化形象设计、武汉方言、诗学研究、武汉国际文化形象传达、公共体育(龙舟、女足)等领域凝练研究方向形成优势与特色,为武汉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文化的传承提供智力支撑。

3.优势特色学科项目:“医养教一体化与神经戒毒药物”医药学学科板块

充分整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资源,对接湖北及武汉地区养老产业、病理检测、中药与天然药物研发需求,与武汉市红十字会合作共建医用组织综合利用与研究中心,依托武汉生物医药研究院,在重大疾病发病机理以及治疗药物的研究(毒品复吸机理及防治药物研发)、神经科学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疼痛的机理研究)、医养教一体化养老、癌症病理检测、戒毒药物研制领域形成学科特色,在省内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4.优势特色学科项目:“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学科板块

整合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等学科资源,对接区域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产业需求,充分发挥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平台的作用,在食用豆类科技研发、分子遗传领域形成研究特色和发展优势,培育高质量的豆类(蔬菜)物种,服务于生态农业发展需要。

(三)拟建学科及其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依托一流学科平台,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优秀人才,建立以一流科学家为引领,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打造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担当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建设一流研发平台,健全科研创新体系,营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江大气派的科研创新环境,大力增强学校整体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

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国家和区域目标。实现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服务。

积极推进相关学科基地(平台)与学院共建学科、专业,引导和鼓励有交叉重叠的学科基地(平台)与学科专业在建设内容上相互统一、相互衔接,形成有机统一建设整体。

按照“绩效导向”的原则实施申博工程项目和优势特色学科项目的动态调整机制。对于发展快及发展好的项目追加投入或提升建设层次,对于一些长期建设效果欠佳、且不能很好对接国家或地区战略需求的项目实施减少投入或降低建设层次。







第二部分 建设基础

学校紧紧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助力武汉城市建设、服务地方发展与推动学校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精准定位,贴近需要,深度融入,主动作为;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抓住发展的关键节点,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实现与武汉建设发展同步跨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办学理念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践行“立德、致用、兼容、创新”的校训,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秉持“人才兴校、学科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机制活校”理念,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传统,坚持内涵、特色、创新、开放、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学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定位

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建设成为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应用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

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建立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注重应用、支撑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重点发展对接武汉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

三、主要成绩和优势特色

江汉大学于2001年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所武汉市属高校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此前一年,武汉卫生学校并入江汉大学,2009年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并入江汉大学。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原江汉大学作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曾经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积极贡献;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曾经是武汉市科技干部培养基地;武汉教育学院曾经是武汉市教师培养基地;武汉市职工医学院曾经是武汉卫生干部和武汉市医师培养基地。作为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地方高校,江汉大学将“立足武汉,服务地方”作为办学宗旨,将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受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为武汉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校培养输送了20多万名各类人才,历届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其中不乏一大批引领武汉经济文化腾飞的行业翘楚,如夏菊花、高顺龄、刘江超、冷军等。

今天的江汉大学总占地面积2114亩,设有21个学院,覆盖了文、理、工、医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8万人;有2个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省级重点学科(含培育)科研综合实力进入湖北省属高校前102017综合实力排行在湖北省属高校中名列第12

(一)主要成绩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了“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培养目标,获批省属高校首家学分制改革试点,逐步形成学分制管理模式,双元制、国际化培养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多样化。

学校有7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精品类课程16门,省级教学团队3;近5年来,获各类国家、省级专业建设项目36项,国家级、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4项;获学科竞赛奖励64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部级17项;司法考试和法语、英语、日语专业考试平均通过率超全国平均水平;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招生进入湖北省一本招生。

.学科建设水平明显增强

学校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提升学科实力。目前,学科门类齐全,省、市、校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已形成。拥有本科学士学位授权学科门类1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门类10个。有2个省优势特色学科群、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含培育)、14个市级重点学科、2个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3个省研究生工作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涉及4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重点发展了一批有特色的基础型学科,成为武汉市在城市文化领域知识创新的重要平台;壮大了一批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并起支撑作用的应用型学科,成为武汉市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基地。尤其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拥有“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化学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交叉学科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成果应用于光电柔性显示、太阳能电池等武汉高新支柱产业,在省内具有唯一性,学校已在柔性基板产业化领域形成一定优势和特色。

.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学校全面落实人才兴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推进。截至201712月,教职工总数2229人,其中,专任教师1177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2.80%。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177人,占15.04%,副高职称431人,占36.62%,副高以上职称608人,占教师总数51.6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达79.01%,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34人,占教师总数的36.87%35岁以下265人,占22.51%3645432人,占36.70%46岁以上480人,占40.78%

2008年至今,学校以柔性和全职引进并举的方式聘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计175人。现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楚天学者26人,“湖北产业教授”3人,武汉市创新岗位特聘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专项津贴及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5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评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优秀青年骨干人才,19人入选武汉市“213人才工程”和“十百千人才工程”,13人入选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14人入选“黄鹤英才(专项)计划”,市级学科带头人52人。这些高层次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组建和凝聚的学科团队逐年递增,带动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增强了学校师资的整体实力。

.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学校科研工作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着重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通过科研管理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创新,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实力不断提升,科研综合实力进入湖北省属高校前10名,部分指标达到了7-8名。

学校现拥有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工业烟尘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13个省级科研平台,武汉市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市级科技平台,交叉学科研究院等5个校直属研究机构,以及7个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最近5年,学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1774项,获得各类科研计划(合同)经费3.90亿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计划总经费1.03亿元,横向科研项目合同总经费1.02亿元,科研平台建设计划总经费1.85亿元。获主持国家基金项目98项(其中:社科基金项目14项,自科基金项目84项),首次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基金项目获得资助经费2921.1万元。获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6项,中央其他部委项目24项,以参与单位参与国家“863”计划、支撑计划项目6项。近两年,江汉大学国家自科基金获得资助项目数分别列省属高校中第67位。

学术论文被SCI\EI\CPCI等收录1600余篇次;获省科技进步奖10项,部、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2项;申报知识产权1933项,其中发明专利487项,获各类知识产权授权1441,其中发明专利197;获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试点单位,为湖北高校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试点单位,1项科技成果获得湖北高校科技转化十大成果提名奖,成立6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或学科性公司,其中1家科技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始终把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服务社会和服务地方作为神圣使命,成为武汉经济社会建设的“思想库”“人才库”“科技库”,不断彰显服务的特色和成效。利用校友会、理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平台,学校与武汉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局、社会各界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机制,先后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化学工业区管委会、武汉市司法局、民政局、农业局、体育局、武汉市政集团、武汉商集团等武汉市政府各部门、区局和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30余个,签订各类合作办学、共建协议200多个,形成了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办学新格局。

交叉学科研究院、武汉研究院、新青年下乡、汤湖美术馆、楚馨社工服务中心、法律援助、青年志愿者服务、江大女足俱乐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用组织研究利用中心、武汉市第六医院、武汉第一口腔医院(江大口腔医院)、精准扶贫、教育培训等众多项目,已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特色品牌。学校被评为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湖北省文明单位 、连续三年被评为“武汉市综合考评立功单位”。

今年1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在学校主办了2018首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江汉大学专场活动,现场签约项目28个,投资总额达652.43亿元,江汉大学和江大校友为服务“三化”大武汉建设和助力大武汉复兴再次做出重要贡献。

.国际合作交流持续深入

学校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21个国家的53个高校(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长期外籍教师聘请数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25人,年度短期来校交流海外专家达40余人。市属单位首个获批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类重点引智项目”,对于武汉市积极发挥外国专家作用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获批“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多项,多名专家获得省人民政府“编钟奖”和市人民政府“黄鹤友谊奖”。积极依托学科优势、科研基地、重点领域和创新项目,建有交叉研究院等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科研平台。

鼓励教师申报政府留学基金,设立专门资助经费,积极搭建派出平台,公派教师出国(境)大幅增加,2017年达到81人,占专任教师7.2%。积极推进境外办学,与瑞典博伦厄市合作建设孔子学院课堂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积极与国外高水平高校合作,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校级交流)项目,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学生海外深造平台。其中,与阿斯隆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IGQ国际高尔夫学院合作举办社会体育专业专科教育项目;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高校合作举办校际交流项目8个。积极推进学生赴国(境)外短期学习工作,年度派出近160人。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在校学历生300余名,年度短期进修生155人。

.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成效斐然

学校高度重视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工作,在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同时,致力于增强武汉地方文化软实力,为地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积极力量。

学校坚持两个责任保证其实践成果受到省市党委的充分肯定,学校“两微一网”和新媒体建设成为省内外高校中一张亮丽的名片;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学校连续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市级文明单位”、“区最佳文明单位” 称号,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和武汉市绩效目标考核立功单位“三连冠”;学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打造了“感动江大人物”、“榜样的力量”、“研究生风采”、“师者的风范”等具有江大特色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碑,走出了一大批省市先模人物,其中“感动江大人物”、“榜样的力量”活动分别荣获教育部授予的第二届、第三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学校制定了繁荣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长期计划,搭建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和武汉延安精神研究院、武汉研究院、武汉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等20余个市、校级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一大批专兼聘的高素质的社科人才队伍脱颖而出;积极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延安精神进校园、“共筑精神家园”系列活动、中华诗词进校园、“中华颂”经典诵读、中国书画进校园、中华“非遗”传承活动进校园、书香校园、雷锋精神进校园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精彩纷呈,上述活动均获全国、省市各类奖励。

学校凭借特色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大力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彰显大学使命。学校托管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汤湖美术馆,填补了武汉三镇汉阳地区没有公立美术馆的文化空白,年均策展十多个,接待观众30余万人次;校图书馆在湖北省高校中率先对武汉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开放,先后为东风汽车、神龙汽车等企业提供文献资料和情报信息,建立了助推武汉市汽车制造业发展的信息服务模式;由武汉开发区管委会和学校共同筹资1亿元的沌口音乐厅建设也已启动。

(二)优势特色

.人才培养,契合武汉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中的作用,为实现武汉远景城市发展战略积聚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武汉需要什么,江大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校按照“服务地方、突出应用、创新特色、科学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在省市重大战略产业、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发展需求中,寻找新学科专业生长点。近5年,新增的10余个本科专业,都是地方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如针对武汉汽车、化工、光电子等支柱性产业发展设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面向光电信息支柱产业设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物流港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等。同时,根据武汉社会对人才能力结构需求的新要求,适时调整和增设了30多个新专业培养方向。

.聚焦需求,服务武汉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市属高校,学校深度参与到武汉市发展中来,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武汉市的战略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学校设有武汉研究院、武汉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武汉城市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武汉研究院每年根据武汉市党代会、人代会的工作重点进行开放性课题招标,举全校之力为武汉市发展献计献策。武汉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针对城市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开展了特大中心城市现代治理研究等专项课题,出版了《武汉城市智慧管理》等针对武汉城市现代治理的成果。城市研究所聚焦武汉城市历史和现代城市文化营造出版了武汉城市研究系列丛书。此外学校发挥学科齐全的优势,积极为武汉提供多方面的决策支持,主持制定了《武汉市养老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武汉市志愿服务条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修订)》《武汉市爱国卫生条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法治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武汉市行政规章立法后评估和武汉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等。

学校以科研为抓手,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走高效优质内涵发展之路,努力为武汉市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在区域经济、生物医药、环境保护、都市生态农业等领域,与数十家地方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合作建立了12个产学研合作基地。近5年来,学校通过科技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助力社会经济建设,承担横向科研项目过千项,合同经费过亿元。

.深度合作,贡献武汉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地方性综合高校,学校具备为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服务的天然优势,形成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校地共赢的特色品牌。

如学校与武汉市民政局合作,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创办的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湖北省首家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被民政部授予“全国社工实务创新基地”,服务领域涉及养老、助残、青少年以及社区服务等,平均每年提供实习实践岗位100余个。截止20178月,“楚馨”先后在湖北境内策划实施包括国家级项目、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在内的专业服务项目70余个,7万余人受益。完成社工专业类培训100余次,覆盖人群1万余人。中心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20余项,被评选为全国百强社工机构。

与武汉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合作,开展了“订单式”联合培养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学生项目。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学费由政府全额承担,学生毕业后,在武汉市中心城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单位就业。学校还与武汉市儿童医院合作建立儿科临床学院,联合培养临床儿科方向学生等。

与武汉市体育局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联合举办中国车都•江汉大学女足俱乐部,该俱乐部是全国第一支由高校组建的女足俱乐部。2017年江大女足代表湖北夺得全运会第5名,并夺得全国女甲冠军,冲进女超,成为第一支打入全国顶级联赛的学生军,该队有多名队员入选国家队。

.推进学分制内在化,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学校是湖北省首批实行学分制改革试点的省属高校之一。从2011级正式开始实行学分制,6年来,学校以完全学分制为目标,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选修制度为核心,以配套改革为保障,初步形成了基于学校发展实际,满足学校发展需求,科学、规范、灵活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经过六年的实践,学校成功走通了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全过程人才培养路径,国际通行的学分制在江汉大学“落地生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真正落实了弹性学制。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学分制改革取得的进展,收获的成绩。2017年,在湖北省教育厅召开的省属高校学分制改革工作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江汉大学的改革成果在我国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同类研究项目中已处于领先水平,对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该项成果也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机遇与挑战

作为唯一进入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的市属高校,江汉大学既承载着市办高校的荣誉,也面临着履行地方大学职能、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的重大使命。对学校而言,这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长远的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国崛起必须要有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做支撑,高等教育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高等学校的发展进入重要机遇期。

.国家战略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共振,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湖北区域内叠加,湖北省实施“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发展战略、“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五个湖北”;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国家重大改革发展试点落户武汉,武汉正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建设长江新城,开启复兴大武汉的新征程。区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加速发展,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新机遇,我校作为城市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必将发挥生力军作用,实现大学与城市同频共振共生共荣。

.双一流建设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上水平、提质量”两个方面对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在以空前的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创造良好的环境,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我校有幸进入湖北省“双一流”建设之列,这既是学校的荣誉,更是责任。“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已经明确,责任已经明晰,这就为学校鼓足干劲、力争一流指明了方向,为学校对外争取支援,对内激发活力创造了更大的平台。

(二)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新征程对高校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给高校改革发展确定了时间表;在相当长时间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的需求,这给高教改革发展明确了任务书;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给高教改革发展绘就了路线图。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相比,高等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坚持正确方向,着眼“四个服务”,深刻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使高等教育发展同我国发展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相联。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坚持立德树人,完善培养模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聚焦国家发展需要,优化学科结构,强化科技攻关,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水平,推进以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发展。要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培育优良校风学风。要加强党的领导,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面对自身不足的挑战

学校被湖北省列入“双一流”建设行列,这是省政府给与学校的信任,但是责任重大。“双一流”不是排名结果,而是建设目标。学校与其他入选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与15个副省级城市兄弟高校相比,我校综合实力偏弱,排名靠后,建设地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任务异常繁重和艰巨。

具体表现在高峰学科不足,高层次人才偏少,人才培养特色还不够鲜明,还不能适应“三性”人才目标需求,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服务社会的水平不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国际协同能力尚需提升,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创新力度不大,与“双一流”建设目标、与建设成为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差距较大。在“双一流”建设层面,我们的对手更强,身后的追兵更紧,如何克服困难,解决主要问题,取得关键突破,将是学校未来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

新时代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赋予了我们重大的历史使命,身处激烈的发展竞争格局中,“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标兵领先优势加大,追兵紧逼紧追,在这个关键节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必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顽强拼搏奋力实现赶超发展。



第三部分 建设任务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本科教学提升工程为基础,以申博与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抓手,从提升科研水平、实施事业单位改革、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等方面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地方一流大学建设。

  1. 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一)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完善专业建设条件,持续改进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把专业认证作为学校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做好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瞄准当前地方产业急需和未来发展不断推动新工科建设,主动适应和引领地方经济;完善专业调整、预警和退出机制,保持专业动态平衡,加快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校级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教学特区,遴选、组建实验班,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打造“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和科研”“三位一体”的专业培养平台。至2022年,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数调整到60个以内,现有招生专业数调整到50个左右。力争2022年,2个专业入选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五星级、4个专业入选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四星级、18个专业入选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三星级。

(二)加强课程建设 强化教学资源建设

积极构建国家、省、校三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自建和引进相结合,重点建设150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至2022年,力争建设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构建和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实现全部课程的教学文件及教学资源等网上开放;总结和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验和评价体系;以各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行“翻转课堂”。

完善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加强通识选修课建设与管理,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制定《江汉大学通识课程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公共课改革,优化公共课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数字教学平台,进一步改革课程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方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完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课程教学评价,积极引入国际化教学评估。

(三)改革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

整合校内外实验室资源,完善实验室的整体布局,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创新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的程度;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力争至2022年建设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改革实验课程,开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强化实验项目的应用,力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争2022年建成15个高水平的综合性、开放式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多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完善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才。力争2022年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制度成果,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习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目标。

(四)开展师资培训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积极开展教师发展研究,指导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教学、学术发展咨询、指导与培训,为教师职业化发展和专业化水平提升提供服务和保障;积极开展教师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促进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有机统一;把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学院重点工程;加强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小组等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鼓励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践。每年选派40名左右骨干教师到国内名校研修学习,系统学习1门课程的教学体系;每年选派15名教师赴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

(五)制定质量标准 完善质量体系

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完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本科教学提升激励机制,促进教学改革、教师评价与教学成果奖励的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与反馈机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制度体系;广泛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反馈机制;定期撰写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每年编制并向社会发布学校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加强第三方评价引入力度,如麦克思研究院、艾瑞深研究院、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专业评价机构,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更为全面的、客观的基础性资料。


二、申博与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一)以申博为抓手,实现重点突破

按照“协同性”“集聚性”的原则,瞄准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城市圈经济与产业集成管理、医养教产学研一体化健康产业等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领域,通过学科专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服务产业相近、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资源相对集中配置,形成集中度较高的学科群和专业群;发挥学科建设优势成果向教学资源集聚作用,引进高水平人才向学生开出学科前沿课程、利用最新科研成果与先进实验条件改革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建立高水平实验室和设备共享与开放机制;通过学科专业的动态性调整,引入竞争机制,做好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推动学科建设工作,促使学科专业建设协同发展,布局更加合理,不断提升学校服务产业与行业的能力。进一步建设好院士专家工作站、省部重点实验室、交叉学科研究院等高层次科研平台,形成若干个以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等构成的学科群,全面提升学校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促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以及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积极建设江汉大学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努力建成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若干个,力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

(二)以特色学科为基础,实施分类建设

按照“特色性”原则,围绕“三个一体化”“三条主线”的基本思路,分类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实施国内一流学科引领项目、省内一流学科提升项目、校内一流学科培育项目。分类建设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引领、提升和培育项目相对稳定,在一定时期根据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对接相关支柱、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和哲学社会科学城市文化建设需要,实施与省内相同学科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开展省级重点学科的学科特色自我评估;遴选建设一批具有人才特殊需求、学科特色明显、教授比例高、科研成果集中度高、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加强建设,争取新增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省级品牌专业;建立学科间进入特色学科建设计划竞争机制、年度建设成效与建设投入挂钩机制、学科突破奖励机制,全面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实力和水平。

(三)以机制改革为动力,完善学科发展机制

在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立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学院层级组建学科专业分委员会,主要负责把握学科专业发展战略、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资源,建立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中部门间协调,审议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改革制度等学科专业建设重大事项。

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突出重点的发展原则,在人才引进、师资培养、职称评聘、科研项目申报、组织承接国家重大项目、省部级评奖、投入资金、招生指标、工作量核算、新专业申报、平台建设、博(硕)士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等方面,按照向申博最需要的地方倾斜、向优势特色学科群倾斜、向省级重点学科的学科特色建设需求倾斜、向冲击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倾斜的原则,加大投入、统筹资源,制定政策协同方案。

建立学科专业发展与评估体系、保障与协同体系。建立“学科专业评估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各学科、专业教师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状态信息;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平台”,建立公共实验测试平台,向全校及社会开放,及时掌握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与开放的状态信息;建立“科研教学文献信息服务平台”,为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及时性的文献信息服务及特色资源库建设服务。

  1. 科研水平提升工程

(一)打造一流科研水平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创建一流科研平台。在现有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工业烟尘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瞄准全国乃至全球最高标杆,对接湖北、武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通过协同、联合、引进、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以现有交叉学科研究院、武汉生物医药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研究院、武汉研究院创新团队和省级、市级、校级科研平台为基础,凝炼学科特色,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互補的优势,确定与国际同步的前沿研究方向,组织多学科研究力量开展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和科学技术攻关,努力新增若干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新的科研平台。以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为基础,探索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组织模式,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的突破,力争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中取得重大突破。

打造一流科研团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结合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对现有的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纳米生物医学、多肽及蛋白质化学、生物功能糖化学、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基因研究、感光聚合物材料、自然能源、毒品复吸机理及防治药物、疼痛机理、癌症检测、新型环境友好材料、环境污染物的分析、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植物种质资源培育、城市历史与城市文化等研发研究创新团队进行优化建设,选择研究方向前沿性强、研究资源积累深厚、研究实力雄厚、优势特色突出的学科团队,通过有效政策的倾斜和引导,重点引进全日制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将平台、团队、学科力量进行优化整合,加大投入力度,进行重点扶持,力争建设若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和比较优势的前沿科学研究团队。

培育一流科研项目。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国家计划、服务重大需求,立足高水平学术成果和区域发展科技需求,集中研发资源,整合研究力量组织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项目,充分发择高水平科研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原始创新能力,对标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高层次项目要求,选择前期研究基础好、研究功底扎实、研究力量雄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科研项目进行先行培育,力争实现主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一流科研项目的突破。

产出一流科研成果。链结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使学校成为武汉城市创新驱动的资源地之一,以“协同创新”助推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深度转型,加大与协同企业开展应用技术和创新技术的合作,解决区域或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产出一批有原创性、有前瞻性、有影响力、有特色的标志性一流科研成果。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要立足武汉市,放眼湖北,瞄准新技术和创意产业,建设新型高校智库和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学科高地,完善以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在服务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长江新城建设中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二)完善科研体系与制度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创新科研管理服务体系。在科研管理方面,努力探索流动开放的人员聘用机制,营造有利于教师潜心研究的环境。在建立国家重大项目定向组织模式方面、在形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新的组织模式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落实学院(科研机构)科研管理职责,给学院(科研机构)相应的人员使用、管理经费的自主权。建立专岗、专职的科研秘书队伍,强化、落实学院(研究机构)在科研过程中的服务、管理职能。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为科研人员提供全过程专业化服务,让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为学科聘用科研助理、实验助理等,为科研人员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更好地保障学科的日常管理和科研环境的运作。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同行专家作用,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加大对不同类型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完善科研奖励制度,对ESI高被引论文等核心关键指标进行单独奖励。修正学院科研考核评价标准,向“科研水平提升工程”“服务双一流”靠拢,将双一流建设中所确定的高级别论文、高级别项目、高级别奖项、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指标纳入学院考核评价体系,对学院形成制约与激励。落实对承担重大项目、实现重要成果转化、建设国家重点基地/平台的鼓励政策,推动评价结果与资源配置相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体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统筹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建设好已有的省部级科研平台,重视校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设立“国家级科研平台培育专项经费”,以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为基础,探索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组织模式,申请、产出具有重大价值的科研成果,培育国家级科研平台。设立“省部级科研平台培育专项经费”以现有创新团队和校级科研平台为基础,产出具有较大价值的科研成果,努力新增若干个省部级以上基地、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新的科研平台。

完善科研布局和引导机制。建立一批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和机构,集中资源,重点投入,围绕分析测试、大数据等,打造若干个先进的实验支撑公共平台,快速提升学校公共研究能力和水平。统筹整合现有各类学科创新平台(基地),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更好的开展学科交叉,通过跨学科、跨高校、跨系统、跨地区的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氛围。

强化科研团队、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培育。深化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的有组织创新,加强重大项目和人才团队的培育力度以及示范带动作用。优选20个左右科研团队,支持以个人兴趣为导向的自由探索,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保护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依托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每年组织5-10个具有引领性、前瞻性重大项目的预研。预研不是简单提出问题,首先是要充分阐释项目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形势,能拿出项目立项的政策建议,其次是凝炼研究方向和特色,组成支持项目研究的科研团队,在此基础上制定路线图、项目建议书,力争培育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启动高水平成果引导项目。开展“一流成果引导”,培育经典之作、传世之作,推进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对成果评价、成果推广应用给予资助,大力培育、孵化科技成果。对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技术成果进行提炼、整合、集成,冲击国家级奖项。开展优秀研究成果的后期资助,立足一流学科建设,围绕化学工程与材料等学科前沿理论和重大科学问题,对具有先进性的基础研究、原创性的理论研究、突显显示意义的应用研究给与后期资助。瞄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热点突出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独具特色的新型智库。

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一)强化立德树人 建立教师思想道德工作长效机制

严把教师思想政治关。健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把政治标准作为教师聘用、考核的基本标准,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培训关、考核关。完善海外人才和外籍教师引进、使用和管理服务。

严把教师师德师风关。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准入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加强教师学术诚信教育,倡导严谨求是的科学精神,维护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完善师德考评机制,进一步细化师德考核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加强师德监督,防止师德失范行为,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围绕学科布局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重点学科(专业)和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平台和团队建设,以及申博工程,加快人才高地建设,以全职引进为主,大力延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依托人才计划和项目,吸引汇聚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措施,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学术生态和环境。构建以学科为主导,以平台为依托,以团队为载体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加强学术领军人才、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实施“江汉大学优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科学的选拔、培养机制,遴选和培养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对45周岁以下,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拔尖人才,给予重点扶持、跟踪培养,助推中青年骨干成长成才。

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实施“教师实践应用能力提升计划”,提升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继续推进“教师海外培训计划”,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加大博士引进力度,鼓励支持硕士教师攻读博士,提升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构建立体化的教师发展体系,积极推进全员培训、重点培训和全方位培训,创新教学技能培训手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积极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建立和完善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竞聘机制,建立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4种类型教师岗位设置及其考核办法,建立岗位分类管理、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及专任教师岗位分类竞聘、淘汰、流动机制;积极研究与推进教师发展性评价。

(三)完善机制体制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改革职称评审考核评价制度,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首位,加大教育教学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强化教育教学工作量和质量要求,建立校外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和“代表性成果”评价及分类评价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对于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实现职称评价结果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等用人制度的衔接。对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实行总量管理、宏观调控、动态管理,评聘合一,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强化绩效管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分配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建立绩效工资总量增长机制,扩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提高薪酬待遇水平并加大向教学、科研有突出贡献者的倾斜力度,探索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形式,用好的待遇吸引一流人才。

五、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一)加大基础设施改造 优化校园整体环境

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打造“海绵校园”“绿色校园”,开展江汉大学校园改造提升实施规划。配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执委会对于场馆周边绿化、市政配套设施要求,进行校园绿化提档升级。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对教学楼、行政楼等校园老旧建筑立面维修改造,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根据学校的发展和武汉市重大工程建设的需要,新建部分场馆,满足校内外需要。通过基础设施的改造,既促进学校发展,也为武汉市在图书、休闲、体育场馆等方面提供服务。

(二)加大环境美化,凸显大学文化气息

加快绿色文明校园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构筑景观体系。提升校园建筑风貌,突出校园特色景观、建筑,优化校园功能布局;建设滨湖、未名山及校园主干道景观带,延伸环湖绿道建设,争取沿湖建设彰显“江大精神”与办学理念的文化长廊和校史文化人物雕塑群落,在校园内选择合适地点,修建校训、江大历史、名人名言等石刻和宣传景观建筑,以构建富有江大特色的大学文化教育体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设未名山“诗教园”,在山上步道旁用大小石刻的形式摘录具有代表性的历代诗词名篇,与楚才亭、问天池、孔子塑像共同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园地;加强校园绿化和园林工程,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加大文化设施建设,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改造、完善和修建现有的体育场馆、图书馆和小球馆等文化艺术体育设施,新建具有一定规模且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的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校史馆,以及武汉教育博物馆等以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三)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助力教学与科研

结合一流创新人才培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学校将加大实验条件投入,实验设备的配备注重从教学为主的演示型实验条件转向以科研创新为主的实验条件。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智慧校园,推进网络服务微应用。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数字化、电子化。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与省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对接。加强优势特色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升级改造电子阅览室。

六、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狠抓意识形态责任制;对师生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进”工作,即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落实;加大高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养工程力度。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将《江大文明歌》成为文明校园创建的行动指南,使文明创建工作成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推手。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并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使学校成为先进文化主阵地,引导教师潜心育人、静心治学,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二)传承优秀大学文化 建设独具魅力的绿色文明校园

增强师生传承江大的大学文化的自觉性与自信心,丰富“立德,致用,兼容,创新”的校训内涵,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并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

进一步加大江大校史和“江大精神”的研究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凝炼出具有江大特质的大学精神,使“江大精神”成为学校长足发展的精神引擎和原动力,让江大师生在同一种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下,使“江大精神”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强劲的精神动力!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育人魅力。继续打造好“四大”道德文化建设品牌, 即“感动江大人物”“榜样的力量”“研究生风采”“师者的风范”;打造好“三大”校园思想文化活动品牌,即“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共筑精神家园”主题系列活动和“雷锋精神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

制定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管理办法,规范使用学校名称、颜色、字体及外文翻译,统一校徽、校旗、办公用品等文化标识,统一学校建筑、道路、标牌的主体色彩、规格和图案。拍摄、设计、制作高品质的学校对外宣传片、宣传册。加强学校文化产品的研发、使用和推广,统一制作各种系列的学校纪念品和文化产品,辟专柜出售,并开设高品质书店,以提高学校的文化品味和对外影响的力度。

(三)立足武汉 服务地方 助力荆楚文化和武汉区域特色文化向前发展

以“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为发展服务目标,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湖北及武汉地方特色文化,加大区域特色文化的研究挖掘、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产生有引领性作用和地位的研究成果,形成独具“汉味”特色的江大文化体系。

围绕国家、湖北省和武汉市发展需要,实施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建设一批新型智库,产出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精神文化精品力作,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建设认识武汉的通识课程体系。发掘有地方特色,如汉剧、楚剧、汉绣、湖北大鼓和荆楚方言研究等传承优秀荆楚文化的重点课程,以提高学生传承武汉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的热情。

扩大校园开放,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设立校园开放日,吸引更多市民走进校园,以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继续推进学校公共资源社会共享服务,发挥学校的服务社会功能,制定科学、有实效的实施方案,如:建设社区卫生中心(医护实训中心),并将校园图书馆、体育场、球场、园林等资源合理的服务市民。






第四部分 改革任务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督办督查制度,确保党委决策有效落实,进一步贯彻民主集中制,议大事、谋大事,确保校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严格选人用人,着力培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队伍规范化管理,更好的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任人唯贤、事业为上,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形成风清气正选人用人环境。完善干部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干部分类管理改革,突出政治标准,精确科学选人用人。加强中层领导班子建设,注重优化结构和一把手配备,增强中层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完善干部职业发展制度,着力提拔、使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重点培养政治素质过硬、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有基层工作经历、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优秀青年干部。切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保障。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广泛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改革,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优化网络文化生态,牢固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

(四)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以突出政治功能为核心,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加强带头人建设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红色引擎工程”。坚持“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推进党建工作和理论创新,培育一批示范典型。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在高知群体、优秀中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做好中层干部离任审计。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发挥统一战线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创新统战“同心”特色品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发挥老专家、老教授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各党工委和二级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优化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实施党员发展质量工程,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与服务。

(五)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不折不扣地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强化不敢腐的威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扎实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实学校和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以廉政风险防控为重点的内部结构控制机制,实现对学校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提升监督执纪水平,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

  1.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一)健全大学章程的落实机制

以《江汉大学章程》为统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增强治理能力。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学术委员会等各类委员会运行、咨询、决策机制,推进学校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出台综合改革方案,落实“三级建制、两级管理”,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建立科学合理的责权利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学院评价和目标(绩效)考核制度,促进管理服务规范化、科学化。

(二)完善科学的学术决策与学术评议体系

建立学术议事体系和与行政决策体系的有效衔接机制,加强党委领导与加强学术相结合。完善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厘清学术委员会与其他学术组织的关系,构建科学合理、运行规范、统一协调的学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将改进学术评价导向与严肃处理学风违纪、学术不端行为相结合,不断强化学术责任,坚定学术不端“零容忍",营造尊重学者、崇尚学术、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充分保障各级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保证教师的学术权利和学术自由,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发展、学术评价等事项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各级学术组织架构,完善沟通协作机制,探索例会制工作模式,促进学术组织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相互监督。开发学术委员会信息平台,提升工作效率、激发委员履职的积极性。

(三)不断深化校内综合改革

全面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校院两级财力,完善校院两级预算管理制度,充分扩大学院人事管理自主权,将责、权、利落实到学院管理实际,切实夯实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努力探索和完善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运行高效的办学管理体制和服务运行机制。系统梳理、规范机构职能,明确机构职责与岗位设置,理清部门管理职能和服务功能,将服务功能逐渐剥离并成立相关公共服务平台;调整优化机构设置,提升管理效能。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智慧校园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管理流程再造,提升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三、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一)完善省市共建的办学机制

充分发挥省、市共建协商平台的作用,探索省市共建地方一流大学的新模式。希望省教育厅在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育一批特色重点学科专业,支持学校搭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团队,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提供支持。

争取武汉市出台优惠政策支持知名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与学校深度合作,支持当地行业龙头、高成长企业与学校全面开展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合作,引导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研发平台与学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校内实验室等联合开展研究,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为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入户、社保、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出入境等订单式、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为学校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和用人自主权方面提供支持。

(二)完善校友会、理事会和教育基金会制度

构建面向全球校友的信息沟通、服务联络、互助共赢的工作机制和大数据平台;积极发挥校理事会在学校发展目标、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年度预决算报告、重大改革举措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咨询或者参与审议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教育基金会发展机制和管理模式,构建整合海内外资源、校院两级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融资体系,充分发挥校友会和教育基金会在密切社会联系、凝聚校友、争取社会支持、开展社会监督、提升国际影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信息公开以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民主管理,推进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自律办学机制。学校实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学校的主要工作与发展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通过校院校友会等形式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保障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发展情况的知情权和参与度。

(四)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

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社会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私极开展校企、校地合作,打破人才培养的时空局限,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增进理解和互信,提升学校社会声誉。加强科技合作、金融合作以及股权合作,整合成果、人才、资本、平台、服务等创新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努力形成新的产业集聚,提升校地、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实现学校、企业、社会的三赢局面。

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一)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由过去的服务性定位转变为战略性定位。以国际交流合作驱动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内容变革。积极推动办学体系结构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调整,利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加强与国(境)外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加强国际协同创新,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增强对外籍优秀教师和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力。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海外学习的渠道和机会。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派出的资助力度,同时鼓励学生自费参与项目。积极推进与国(境)外高校建立学生交换生项目和学分互认学历类项目。积极推动学生赴国(境)外短期学习工作。积极联系海外名校,优化学生短期派出的渠道,派出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到2020年,力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赴国(境)外交流的年度比例提升到3%以上。积极探索和创新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途径和方法,建立以优势学科为主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与各种形式的海外学习、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2020年,力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赴国(境)交流的年度比例提升到4.5%

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和交流生规模,利用博士后流动站、国际实验室等平台,吸引国外优秀青年学者来校开展科研工作。依托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扩大国外硕士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升留学生层次,优化留学生结构。建立和完善留学生管理责任体系,规范和强化学籍管理。

(二)加强国际化能力建设

理顺外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与国际教育学院的工作关系,形成工作上的合力。建立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新体系。

各学院要根据发展需要,建立院际国际合作关系,取得实质性交流成果。在2020年前,大多数学院能够建立院际国际合作关系。开拓新的教育合作交流项目,提升已有教育合作交流项目的质量和内涵,为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提供条件。加大优质资源的引进力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学院应制作推介资料,提供外文网页信息,介绍学院相关情况,发布国际合作信息,扩大学校国际影响。

各重点学科要与国(境)外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积极发展国际合作项目。以学科为依托,力争“十三五”期间学校每年组织2场以上的国际学术会议。发挥学科(学术)带头人、专家教授的学术优势和国(境)外资源,与国(境)外加强科研项目合作,共同申请对方国家(地区)或国际机构、组织的科研资助项目,在2020年前,力争在吸引国际科研基金方面取得突破。

(三)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

持续加大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因公出国(境)、学生派出和来华留学生等各项工作上的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交流有关的教学场地、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网络通讯、生活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理,发挥效益。

加大教学科研人员的派出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学科研人员到世界著名大学或学科特色明显的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教学科研人员使用平台和课题经费出国(境),明确使用平台和课题经费出国(境)的管理办法。教学科研人员使用学校经费因公出国(境)的,量化明确为2年一次;使用平台和课题经费的,量化明确为1年一次。积极加强对外联系,推进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一所孔子学院。加大教职员工外语培训力度,解决国际交流中语言交流的瓶颈问题。

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大有境外学缘的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引进力度。力争到2020年,有境外学缘的教学科研人员数量达到全部教学科研人员的10%以上。加大聘请海外高层次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任教、参与科研工作。拓展外籍教师聘请渠道,提升外籍教师待遇。增加外籍教师聘请数量,提高专业课和科研类外籍教师比例。出台外籍教师的聘用和管理办法。

五、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一)实施学科专业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学科专业联动机制和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学科专业体系,促进学科专业提质进位。转变学科专业发展方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引导和鼓励学院创新学科专业组织形式,做好学科专业调整和院系调整,实现学科专业资源优化重组。转变学科专业当前相对独立、相对封闭发展的建设方式,走应用化发展道路,围绕武汉市重点支柱产业和战略发展新兴产业,与社会合作共建,形成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学科专业内涵。

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完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构建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评价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二)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升学校办学活力

以完善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以建立绩效分配制度为导向,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目标,构建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衔接、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与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相协调的人事管理体制与机制。完善岗位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激励约束机制,突出绩效管理,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一线教职工的倾斜支持力度,充分调动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校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

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通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地争取国家经费投入。努力争取湖北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巩固学校在武汉市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增强与市政府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改革试点、发展项目上争取优先安排,促进学校在武汉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提升科研水平

努力探索流动开放的人员聘用机制,营造有利于教师潜心研究的环境。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同行专家作用,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加大对不同类型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

积极培育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争取在高级别、高等级成果获奖,特别是国家级成果奖方面获得突破。加强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建设,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学术团队和学术带头人,力争培育和获批新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团队和平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知识产权申报和授权数继续保持省属高校前列;推进成果转让、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产业发展;完成学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移与创新创业平台。推进校政、校企、校校战略合作,扩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范围与影响,建立学校与地方休戚与共的良性互动局面。

(四)完善社会资源筹集机制,增强学校办学实力

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创新校企、校地合作模式。拓宽办学资金渠道,增强造血功能。充分发挥理事会、基金会、校友会的作用,积极开拓教育服务领域,通过拓展办学形式、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吸纳社会资源,促进学校发展。



















第五部分 组织保障

一、管理体制机制

1.坚持党的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办学治校实践,把“四个意识”贯穿于“双一流”建设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在学校贯彻落实到位。牢牢掌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江汉大学地方一流高校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顶层设计、整体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和督促落实等重要事项决策。适时成立“双一流”建设办公室,成员由建设方案中各项任务牵头职能部门、承担关键指标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组建由校学术委员会、理事会核心成员和国内外著名学者以及行业知名专家组成的江汉大学地方一流高校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咨询委员会,负责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政策、建设项目等提出咨询意见建议,对“双一流”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咨询论证。

3.加强制度设计

深入研究学校建设基础、优势特色、发展潜力等,科学编制《江汉大学地方一流高校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提出具体建设目标、改革任务。完善“双一流”建设方案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包括建设管理、经费管理、绩效评价、各类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办法,构建完善的“双一流”建设管理制度体系。

二、自我评价调整机制

1.完善学科评价体系

对标国内一流学科,加强学科发展状态常态化监测,及时观测学科发展状况,对建设成效不佳的学科及时进行预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建立学科关键发展指标评估机制,采取常态化评估和定期评估相结合方式,通过第三方评价对学科、专业、师资、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

2.建立绩效管理与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学科建设目标与绩效相结合的动态调整机制,对地方一流高校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在资金配置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同时争取政策对推进工作主动作为、建设成效明显的单位予以绩效奖励。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相应减少支持力度或停止安排建设资金,对严重影响发展的相关责任人及部门进行问责调整。

三、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

1.争取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拓展筹资渠道,加强经费保障。在武汉市级财政日常经费和专项拨款基础上,通过积极主动作为,力争市级财政支持每年有新增长。争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支持江汉大学建设地方一流高校和国内一流学科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项目。参照其他省属高校标准,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予以支持。争取上级支持,合理调整学费标准,进一步健全成本分担机制。

2.完善市场资源筹集机制

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通过共建、科技合作攻关等方式获取支持。加大知识产权转让和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力度,增强科技反哺学科建设的能力。落实湖北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资产处置与收益分配、武汉市深化高校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精神,激发科技人员活力。

3.完善社会资源筹集机制

充分发挥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创新捐赠方式,提高捐赠收入在学校收入中的比重。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元化、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1. 完善资金配置机制

聚焦目标,根据建设任务配置资源,对重点方向加大支持力度,在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申博与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科研水平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与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基础设施提升、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建设任务上加大投入。落实“放管服”精神,在强化绩效评价的前提下,扩大学院资金使用自主权。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强化对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益的绩效考核。















第六部分 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双一流”建设,到 2020 年,学校整体实力有较大提升,学科布局更加优化,整体实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基本形成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一流师资;科研效能和创新能力较大提升,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学校综合实力排名前进100名、省属高校前8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全国评估排名前40%--50%,有3个以上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排名C类。

一、学科建设

2020年,使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全国评估排名进入前40%--50%,形成学科结构优化、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师德师风学风优良、内部治理结构完备的国内一流高校建设基本格局。到2030年,经过二个五年计划建设,实现弯道超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率先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全国评估排名进入前30-40%

二、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45%以上。构建重点突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聚集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力争中青年骨干实现“杰青”、“优青”零的突破。

三、人才培养

2022年,学校各类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晰,培养规格进一步多样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专任教师数量与结构合理,教师教学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完成优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经费得到优先满足,教学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专业认证、对标、改造工作广泛开展,本科专业数调整到60个以内,课程资源建设尤其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更加丰富;培养过程更加系统化精细化个性化,营造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学环境;学生指导与服务更加精准,教风学风显著提升;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体系进一步完善,质量改进体系得到较大改善。

四、科学研究

科研特色比较突出,科研综合实力进入省属高校前8,部分指标达到6-7名。年度科研经费总经费达到1亿元以上,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超30/,新增1-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有所突破。

五、文化传承

凝练、传承和弘扬以校训精神为核心、以“三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江大精神”,建构富有江大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和教育体系,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增添强大的精神引擎和原动力,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六、国际合作

力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赴国(境)外交流的年度比例提升到3%以上,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赴国(境)交流的年度比例提升到4.5%。大多数学院能够建立院际国际合作关系。积极加强对外联系,推进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一所孔子学院。有境外学缘的教学科研人员数量达到全部教学科研人员的10%以上。